活性污泥池设备管理,活性污泥池设备管理制度

  • 0
  • 2024-10-17 15:52:17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活性污泥池设备管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活性污泥池设备管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医院污水,MBR处理工艺,活性污泥怎么培养?要具体的操作步骤!先谢谢各位了?

活性污泥的培养步骤:

活性污泥池设备管理,活性污泥池设备管理制度

1、将污水处理厂、站的剩余压滤机压榨的活性污泥运到MBR池;

2、闷曝气几天,投加碳源(洗手间粪便、葡萄糖等)

3、待污水变成咖啡色,用量杯取水样,过几分钟,明显水泥分层;

4、显微镜检测,有钟虫、累枝虫出现,就可以启动MBR;

MBR运行:

1、运行8分钟,反冲洗2分钟,

2、观察出水清澈,

3、医院污水一定要求消毒彻底。

生物反应池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污泥负荷怎么算?

污泥负荷(Ns)是指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去除的污染物的量。污泥负荷在微生物代谢方面的含义就是F/M比值,单位kgCOD/(kg污泥·d)或kgBOD/(kg污泥·d)。

sludge loading 曝气池内每公斤活性污泥单位时间负担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公斤数。其计量单位通常以kg/(kg·d)表示。

在污泥增长的不同阶段,污泥负荷各不相同,净化效果也不一样,因此污泥负荷是活性污泥法设计和运行的主要参数之一。一般来说,污泥负荷在0.3~0.5kg/(kg.d)范围内时,BOD5去除率可达90%以上,SVI为80-150,污泥的吸附性能和沉淀性能都较好。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的方法是怎样的呢?

培养驯化方法可归纳为异步培驯法、同步培驯法和接种培驯法。异步法即先培养后驯化;同步法则培养和驯化同时进行或交替进行;接种法系利用其他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再进行适当培驯。对城市污水一般都采用同步培训法。在培养和驯化期间,应保证良好的微生物生长繁殖条件,如温度(15~35℃)、DO(0.5~3mg/L)、pH值(6.5~7.5)、营养比等。培养周期决定于水质及培养条件。

活性污泥培养规范?

活性污泥的培养方法:

1、活性污泥培养初期,每天闷曝22h,静置2h,排放4L废水,再加入4L自配水。

2、7天后,污泥颜色呈黑色,沉降性能良好,出水混浊,测量MLSS、SV的值,反应过程中pH值、COD、NH3-N浓度没有较大的变化,说明培养出的细菌量较少。

3、14天后,污泥呈浅黑色,沉淀时泥水界面由开始模糊逐渐变得边缘清晰,镜检时可以观察到草履虫、漫游虫、裂口虫、吸管虫等。随着生物相逐渐变好,预示菌种培养出来了。测量MLSS、SV的值,COD和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43%和10%,污泥活性还不强,需要继续培养。

4、此后,每天运行两周期,每周期曝气10h,静置2h。

5、30天后,污泥的絮凝和沉淀性能良好,混合液静置半小时,上清液清澈透明,泥水界面清晰,污泥呈黄褐色,镜检有大量新型菌胶团,较为密实,可以观察到许多活跃的钟虫。测量污泥MLSS、SV的值,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NH3-N去除率在30%以上,污泥活性较强,至此认为培养阶段结束。

概念:

活性污泥是一种好氧生物处理方法.活性污泥基本概念是由1912年英国人Clark and Cage发现对废水进行长时间曝气会产生污泥并使水质明显改善,其 后Arden and Lackett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实验容器洗不干净,瓶壁留下残渣反而使处理效果提高,从而发现活性微生物菌胶团,定名为活性污泥而来。

机理:

活性污泥中复杂的微生物与废水中的有机营养物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最先担当净化任务的是异氧菌和腐生性真菌,细菌特别是球状细菌起者最关键的作用,优良运转的活性污泥,是以丝状菌为骨架由球状菌组成的菌胶团。沉降性好,随着活性污泥的正常运行,细菌大量繁殖,开始生长原生动物,是细菌一次捕食者。活性污泥常见的原生动物有鞭毛虫、肉毛虫、纤毛虫和吸管虫。活性污泥成熟时固着型的纤毛虫、种虫占优势;后生动物是细菌的二次捕食者,如轮虫、线虫等只能在溶解氧充足时才出现,所以当出现后生动物时说明处理水质好转标志。

性能指标:

1、混合液悬浮固体 (MLSS);

2、污泥沉降比(SV);

3、污泥指数:污泥体积指数(SVI),污泥密度指数(SDI)。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活性污泥池设备管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活性污泥池设备管理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