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毒素检测报告,玉米毒素检测报告图片

  • 0
  • 2024-07-11 06:43:14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玉米毒素检测报告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玉米毒素检测报告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饲料中霉菌毒素怎么检测?

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很多,但由于霉菌毒素的化学结构和物理化学特性复杂,在样品中分配不均和基质的干扰,使其分析更加复杂。饲料的样品基质对霉菌毒素的影响最大,因为饲料是由多种物质混合在一起的,不同的物质中的霉菌毒素检测的程序是不同的。

玉米毒素检测报告,玉米毒素检测报告图片

通常,首先要对怀疑被污染的物质进行严格的样品处理,从样品中提取毒素,分析之前再进行洗脱除去杂质的干扰。在实际的分析中,有些方法可直接进行分离和定量,有些方法在分离和定量之前需要对霉菌毒素进行衍生。

有些霉菌毒素具有一个荧光特性的发色基团,如黄曲霉毒素(AF)、赭曲霉毒素(OT)、玉米赤霉烯酮(ZE),样品的提取物经常用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来分离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和污染物。

通过比较样品和标准品色谱的比移值(Rf)和保留时间来定性霉菌毒素,通过荧光强度和吸光度来定量霉菌毒素。一些霉菌毒素含有单端孢霉烯团,最大吸收值还不清楚,通常用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色谱进行检测。这些样品在提取后,上样之前通常需要进行柱前衍生。

TLC和HPLC的方法对单端孢霉烯团有效,但对黄曲霉毒素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强。TLC对谷物中的脱氧血腐镰刀菌烯醇的检测限是50~100μg/kg。

玉米地里长出来的玉米毒素超标是什么原因?

产生玉米药害的情况

1、用药量大。未按除草剂规定使用剂量用药,误以为加大用量可提高除草效果,导致浓度过高造成药害。

2、茎叶喷雾时期不当。烟嘧磺隆茎叶喷雾安全期为玉米的3~5叶期,玉米2叶期以下或6叶以上茎叶喷雾,易产生药害。3、施药方式不当。部分群众对烟嘧磺隆认识不足,在玉米5叶期后施药应采用定向喷雾,而不是茎叶喷雾方式,若将药液施到玉米心叶上,就会造成药害。喷施有机磷农药的玉米对烟嘧磺隆敏感,喷施烟嘧磺隆玉米田与使用有机磷农药的间隔少于7天的也会产生药害。

4、喷雾器性能不良或田间作业不标准。喷雾器喷嘴流量不一致,滴漏跑冒等,造成局部喷液量过多。打药时喷雾不均匀、喷幅连结带重叠,以致局部喷液量过多,也易使玉米受害。

5、天气原因。玉米生长前期降雨少,特别是今年6月中下高温干旱,玉米生长缓慢对除草剂耐药性降低,分解药害的功能降低,造成药害。

机械的大量使用,造成了玉米破碎粒的增多。而玉米的破碎粒的增加同时也增加了玉米真菌侵染的风险。

玉米呕吐毒素产生的原因是是因为玉米粒含有镰刀菌和圆弧青霉,这两种东西是含在玉米粒的毒素,由于温度、湿度等的差别,不同地区、同一季节收获的玉米所带菌属有较大差别,同一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年份的玉米所带菌属也不一样,所以吃玉米之前还是要注意一下的。

玉米赤霉烯酮国家标准?

玉米赤霉烯酮国家限量标准,根据我国《GB13078.2-2006饲料卫生标准》要求:配合饲料、玉米中的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不超过500 μg/kg 。

根据2011年最新出台的《GB 2761-2011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要求,谷物及其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应低于60μg/kg。根据正在修订的《饲料卫生标准》,最严格的仔猪、青年母猪配合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为100 μg/kg。

此外,法国规定谷物、菜油中玉米赤霉烯酮ZEN允许量为200 μg/kg;俄罗斯规定硬质小麦、面粉、小麦胚芽中玉米赤霉烯酮ZEN允许量为1000μg/kg;乌拉圭规定玉米、大麦中玉米赤霉烯酮ZEN允许量为200μg/kg。可见,各国已逐步认识到玉米赤霉烯酮给动物及人类带来的危害,但还未达成一致的限量标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玉米毒素检测报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玉米毒素检测报告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阅读